《亚鲁王》是贵州省紫云等六县交界的麻山苗区世代传唱的英雄史诗,以苗人的始祖、英雄首领亚鲁王为主角,生动讲述了西部方言区苗人的由来、迁徙和创世的历史。当地苗人生存环境十分恶劣,石漠化的土地让他们几乎是在石头缝里种植谷物,因此精神信仰成了他们最有力的支柱。正是民族英雄的史诗展现出的“亚鲁王精神”,世代支撑着苗人的心灵世界。“这部史诗具有宏大的气势,充满了原始感,它的节奏凝重舒缓,语言势大力沉,把这个民族在艰难困境中生存的顽强、倔强表达得非常充分。”冯骥才兴奋地翻开刚刚出版的《亚鲁王》,朗读起其中气势磅礴的排比段落,让记者感受《亚鲁王》的语言魅力。
冯骥才还拿出《亚鲁王》图版部分的分册,向记者介绍苗人与《亚鲁王》息息相关的风俗:“《亚鲁王》是在丧葬祭祀场合唱响,在过去与未来的交界处传承的。在西苗人的葬礼上有很多独特的风俗习惯,如‘砍马’。他们会把一匹身载弓箭的马拴在木桩上,由砍马师挥刀砍掉马头,而那匹伴随亡灵同归的马,就算头颅与身体几乎全断开仍不鸣不嘶、屹立不倒……”这些风俗保持了原始的状态,堪称“活化石”。
“活”的《诗经》出世
冯骥才告诉记者,《亚鲁王》与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口头文学《诗经》差不多处于同一时代,都诞生于2500至3000年前,是最古老的“非遗”。“如今《诗经》已经没有人会唱了,但《亚鲁王》仍在传唱,它是‘活的《诗经》’。”在中国,有史诗留存的民族并不很多,此前发现的藏族史诗《格萨尔王传》、蒙古族史诗《江格尔》、柯尔克孜族史诗《玛纳斯》,都或多或少有本民族文字的记录,唯独《亚鲁王》是在苗族没有文字的情况下,完全以“非物质”的形式口头流传,原生态保留至今的。“如果没有《亚鲁王》,苗族的很多历史就会完全消逝。《亚鲁王》是历史的诗,也是诗性的历史。《亚鲁王》的诗行间蕴藏着苗族人历史、文化、生活习俗的海量细节,亟待挖掘研究,是一个尚未打开的宝库。”冯骥才说。
长篇英雄史诗《亚鲁王》的发现,被冯骥才形容为“横空出世”。这样的民族瑰宝,竟然直到今天才被学界发现,其原因与麻山地区的偏僻闭塞有关。那里旧时不通公路,如今的道路状况也很差,当地人的生活几乎与现代绝缘。在《亚鲁王》传承最兴盛的大地坝村,直到2007年底人们才第一次用上电灯。另一方面,《亚鲁王》只在被称为“东郎”的唱师间世代口传,而想成为“东郎”,不仅要有学唱的愿望,有天赋和良好的记忆力,还要经过长年累月的艰苦修习。此外,《亚鲁王》传唱的西部苗语非常晦涩难懂,通晓者寥寥无几。但也正因为这样的“封闭”,使得《亚鲁王》能有幸传唱至今。
经过三年来的抢救、搜集、整理、翻译,有史以来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《亚鲁王》终于向人们露出真容,正式出版。日前,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,详细介绍了这一“民族瑰宝”的发现、抢救全过程和其珍贵的文化价值。在冯骥才看来,像《亚鲁王》这样的民间口头文学,是当代各种文化遗产中消亡最快的。他认为,对口头文学的抢救和保护,是当下“非遗”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|